“充值就能约见心仪对象,首充还能返还?”
面对这样的诱惑
不少人可能会心动
但这背后往往藏着精心设计的诈骗陷阱
近日,广西钦州市的陈先生(化名)就因一时贪念,在“交友约会”类APP的诱导下,短短数日损失15万余元,待幡然醒悟时,钱款早已石沉大海。
我们一起来拆解这起诈骗案件的完整套路,帮大家敲响警钟!
案件还原
从“小利”到“巨损”,诈骗分子步步设局
陈先生的被骗经历,堪称典型的 “交友充值类诈骗” 模板,每一步都被诈骗分子牢牢掌控。
第一步诱导下载“未知 APP”,埋下陷阱陈先生在浏览不良网站时,被页面弹出的“交友约会” 广告吸引,随后下载了一款来源不明的APP。这类APP往往没有正规应用商店的备案信息,界面看似“高端”,实则是诈骗分子搭建的“钓鱼平台”,一旦下载,用户的个人信息、操作记录便可能被后台监控。
第二步“首充返还”画大饼,降低警惕注册APP后,客服主动联系陈先生,声称“充值激活会员就能解锁约见功能,首次充值还能全额返还”。为了让陈先生信服,客服还发来“其他用户首充到账、成功约见”的虚假截图。陈先生尝试小额充值后,果然收到了“返还金额”,这让他彻底放下戒备,开始相信“充值能获利、能交友”的谎言。
第三步多次诱导充值,套牢受害者见陈先生上钩,客服开始以“升级高级会员可匹配更多优质对象”“充值满额享额外返利”等理由,不断诱导陈先生加大充值金额。陈先生被“交友”和“获利 ”的双重诱惑冲昏头脑,一次次通过微信扫码转账,从几百元到几千元,充值金额越来越大。
第四步“数据异常”拖时间,榨干最后价值当陈先生想要提现“返利”或申请“约见”时,客服突然变脸,以“操作失误导致账户数据异常”“系统风控需要缴纳保证金解锁”“提现需补足手续费”等借口,要求陈先生继续转账。此时的陈先生已投入大量资金,不甘心就此放弃,只能按照客服要求一次次转账“补救”,直到后续转账始终无法到账、客服逐渐失联,他才意识到自己被骗,而此时15万余元已全部流入诈骗分子口袋。
深度拆解诈骗分子的三大核心套路
认清别上当!
从这次陈先生的案件中,能清晰看到这类“交友约会APP 诈骗”的核心手段,其实万变不离其宗:
套路一:“未知APP+虚假广告”引流,精准锁定目标
诈骗分子通常在不良网站、弹窗广告、社交平台私信等渠道,发布“同城交友”“快速脱单”等极具诱惑力的内容,诱导用户下载未经审核的“黑APP”。这类APP 不仅没有交友功能,还会偷偷获取用户的手机号、地理位置等信息,方便后续精准“洗脑”。
套路二:“首充返利”设诱饵,用“小利”钓“大鱼”
诈骗分子深知“信任是诈骗的前提”,因此先用“首充返还”“小额返利”的方式,让受害者尝到“甜头”。这种 “先给好处”的手段,能快速降低受害者的警惕心,让其误以为平台“正规、可信”,为后续诱导大额充值埋下伏笔。
套路三:“借口拖延+情感捆绑”,榨干受害者资金
当受害者投入一定资金后,诈骗分子不会立刻失联,而是用“数据异常”“保证金”“手续费”等看似“合理”的借口,不断拖延提现或约见时间,同时继续用“再转一笔就能解决问题”“马上就能约见”等话术,给受害者“希望”,让受害者在“不甘心”的心理驱使下,持续转账,直到榨干所有可用资金。
紧急提示、
牢记三点守住钱袋
一、所有“约前转账”都是陷阱!
色情服务本身违法,任何以 “会员费”“保证金”“数据修复”为由的转账要求,均为诈骗话术。
二、警惕“做任务返利”陷阱!
所谓“激活账户”“提升亲密度”需完成刷单任务,本质是 “诱饵式诈骗”。
牢记公式:点链接下载APP + 做返利任务 = 诈骗!
三、立即止损,速拨96110!
一旦对方要求“勿扰模式”“屏幕共享”或“向安全账户转账”等,立即挂断并拨打全国反诈专线96110。
来源:钦南公安
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