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白龙古炮台群,是中国沿海最南端的古老**建筑,广西“连城要塞遗址”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中国近代**史上曾占有显赫的战略地位,是中华民族抵抗外辱、保卫海防的历史见证。
当我从白沙湾景区沿着黄金海岸绿道优哉游哉地骑车向西前进时,突然被一道铁丝网拦住了去路,乍一看,原来这里正在兴建防城港的第二座核电站——白龙核电站。没办法,只能调头往回走了。
从白沙湾景区门口刚走没多远,便来到了白龙核电站的建设工地,工地上机械轰鸣,泥头车往来穿梭,一路烟尘滚滚,我只好加快车速离开那里。
下午1点半,我来到白龙炮台门前。驻车从地道拾级而上就来到山顶上,站在此处环顾四周,依然能感受到那战略地位的显赫。斑驳的大铁炮就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、保卫海防的历史见证。
据史料记载,中法战 争后,清政 府为巩固海防,于光绪十三年(1887年)由两广总督张之洞亲自率部勘察,粤桂边民海口恭府管带琼军右营陈良杰督建,光绪二十一年(1895年)建成4座炮台,分别名曰白龙台、银坑台、龙珍台、龙骧台,总称白龙炮台。其中,白龙台与银坑台为双炮座。白龙炮台既是海防**设施,也是具有特色的建筑群。每个炮台正面门楼全用方条石砌成,门楼中央都镶嵌着用楷书镌刻炮台名称的青石板,颇显庄严。炮台均配有英国造的大型火炮,共6门,每门火炮长约4米,重6-7吨,口径约20厘米。遗憾的是6门火炮在“大跃进”和“文化大革 命”期间均遭到严重破坏。
白龙炮台是中国北部湾沿海国防线上的重要基地,也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、保卫海防的一处历史见证,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。
参观了白龙炮台,接着我在村口喝了一杯槐花糖水后,便继续前往怪石滩景区,接近景区的那几百米道路还是一如既往地烂。穿过人造的白龙洞,我又回到了黄金海岸绿道,几年没来,绿道的红色油漆已经掉色,还好海景依然靓丽。怪石滩属海蚀地貌,石头呈褐红色,经海浪千百万年的雕刻,形成形态各异、奇形怪状的天然石雕群。
怪石滩怪石嶙峋,形态栩栩如生,有的像怪兽,有的似花木,有的如战阵,有的似迷宫。怪石滩因天然美景和“海枯石烂”寓意,已成为全国热门的婚纱摄影天堂。11年前,我们就是去那里拍的婚纱照。
今天天气晴朗,能看到海天一色的景象,还能眺望到几海里外的海上风电场。沿着绿道向东骑行,我看到了海岸上正常建设的白龙核电站。我想:等到项目完工后,应该会重新开放这条景观绿道吧!
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