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最新的数据,我国约有2057万聋哑人,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.67%。虽然聋哑人生活在无声世界里,但他们同样渴望学习、获得信息,渴望过上有尊严的生活。
没有言语沟通,仅靠表情、手势与顾客交流且颇为默契......在钦州市南珠西大街有一家“无声烧腊快餐店”,店主是聋哑人石国玲,她和手残的丈夫梁廷常一起靠一双手,写出了自己丰富的人生。
坚强努力的石国玲
1984年石国玲出生在钦州市钦南区沙埠镇的一个农民家庭,在家排老四,从小患有先天性聋哑,她不会说话,也听不到任何的声音,对她父母来说,这可是一个沉重的打击。因为家庭贫困,家里无法供她去特色学校读书,小小年纪便在家里帮干农活。虽然石国玲是聋哑人,但她头脑灵活,不怕苦不怕累,栽秧、打谷、收玉米、烧饭、喂猪、割草......样样活都干,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,不会成为家里的负担。
心灵的沟通让他们走到一起
2006年,22岁的石国玲经人介绍,认识了一个叫梁廷常的男人。梁廷常比她大六岁,钦南区久隆镇人,早年在广东一家五金厂做冲压工,工作中不慎被冲床压断左手大拇指、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四根手指,是一名左手残疾人。虽然相处的日子不长,但石国玲还是觉得梁廷常是一个勤快可靠的人。2007年,石国玲与梁廷常登记结婚。自步入婚姻的殿堂并迎来首个孩子起,至今已过去18个年头,他们的七个健康的小孩相继出生。
为了生活而拼搏
七个小孩的陆续到来,给予了石国玲和梁廷常无尽的希望,但也带来了非常沉重的负担,本来就生活不易的他俩更是难上加难。2010年,石国玲和梁廷常一起去广东顺德打工,石国玲进了一家印刷厂,梁廷常则去了一家塑料机械厂,后又换了几家厂子。2023年初,疫情刚过,为照顾家里小孩,石国玲和梁廷常回到钦州,进了一家坭兴陶厂做陶瓷工。尽管他们已经很努力了,但赚的钱依然很难维持正常的生活开销。
“无声快餐店”正式营业
在外闯荡多年,梁廷常学了一手好厨艺。石国玲跟着丈夫也慢慢学会烧一手好菜。2025年4月,石国玲和梁廷常辞去了陶瓷工,决定创业,开一家快餐店。万事开头难,石国玲和爱人梁廷常筹了2万多元,在钦州市的南珠西大街找到了一个合适的门店,选址、装修、采购厨具……忙活了一个多月,在2025年5月1日,无声“烧腊快餐店”就正式开业了。每天早上六点多钟,爱人梁廷常就出门买菜,石国玲则负责孩子的洗漱,还要送到学校,孩子的事忙完之后,还要马不停蹄的赶回店里打扫卫生之类的,为店里一天的营业做好准备。早上八点一过,店里开始忙碌起来,切菜、炒菜、打包、外送是他们每天的工作。10点半左右,送餐工作陆续进行,几位外卖小哥载着备好的午餐纷纷前往各自的目的地,大多在市区范围内。虽然很辛苦,但两口子的生活过得挺充实,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向往。
蓝牙为桥梁
走进石国玲的无声快餐店,每张桌子上最显眼的地方贴着一小则温馨提示“本店服务员为听障人士,您的每一次光临都是对我们的最大鼓励!”屋内屋外还摆放着打印好的菜单和价格,收银台上设有二维码,旁边则放置一台蓝牙打印机,这是为了石国玲与顾客订餐用的。“因为石国玲是聋哑人,和大家交流有困难,刚开始的时候,来吃饭的客人很少。经过一段时间,一些好心人,看到我们这里是无声快餐店都过来光顾,给予我们走下去的信心。”聊到开店初期,石国玲的爱人梁廷常表示确实遇到不少困难,但之后都得到了很好解决。为了扩大销售,石国玲还添加了外卖的服务,上线切入“饿了么”平台。虽然石国玲听不到手机的提示音,但她将手机设置开启蓝牙功能,并与蓝牙打印机链接起来,通过看手机消息和蓝牙打印的订餐信息,每次都可以按时配餐。
负重前行为孩子
石国玲的七个小孩都陆续到了上学的年纪了,面对健康长大的孩子,她深知孩子学习的重要性,尽管生活艰辛,但仍倾尽全力供小孩念书。现在,七个小孩除了大儿子、二儿子中学辍学外,还有2个读幼儿园、2个读小学,1个读初中,每年除了学校减免部分还要缴纳各类费用2万多元。“开业几个月,我们的小店得到了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,谢谢大家!我们也在努力提升厨艺,改善菜品。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经营好小店,好好抚养七个小孩!希望大家继续支持!用力活着,就一定会有美好的人生!我们一起加油!”石国玲熟练地比画着手语,“诉说”着她的人生规划,眼神温柔而坚定,笑意盈盈的双眸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。
(后记:在聋哑人的世界里是没有声音的,但不代表他们没有丰富的情感。他们是不幸的,但他们也是坚强的,即使命运带来的不便与苦难再多,他们依然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努力拼搏,我们不仅要学习他们的精神,更应该从细节处与他们一同对抗苦难,哪怕是多等一分钟的耐心,哪怕是对待平常人的眼光,都能给予他们无限的鼓励。)
本帖最后由 苹果头 于 2025-9-7 15:07 编辑
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