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段时间,8岁的梅梅(化名)在家中庭院,逗弄散养的家禽们玩耍。看着庭院中正在运转的饲料搅拌机,她心生好奇,就趁着大人没注意,凑上前去端详探究。谁承想,意外突然发生——她的双脚被卷入搅拌机,快速旋转的锋利刀片把脚绞得血肉模糊。梅梅疼得哇哇大哭,家长发现情况后,赶紧断掉机器电源、抱起孩子赶往当地医院。
由于孩子伤势过重、出血较多,当地医院给梅梅进行初步包扎止血处理后,医护人员拨打了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急救电话。我院急诊科和创伤外科闻讯而动,急救人员迅速出发,转运途中,经由信息系统,院内院外实时共享患儿病情、保持密切沟通,同时通知院内相关科室先行完善准备。
梅梅回到医院,创伤外科副主任医师黄耀晴等救治团队及时到位,查体明确:孩子左脚脚底前三分之一处,有个近10cm且深度较深的开放性伤口,致使脚部近乎断成两半,神经、血管、跟腱和骨头断离且外露;左踝关节处有处长约6cm且深达骨头的伤口;右脚大脚趾部分缺损;双脚多处皮瓣大面积严重撕脱。几处创面均被动物饲料严重污染。
像梅梅这种开放性的肢体创伤,所面临的组织缺血、坏死、感染的风险非常高,且三种情况会相互影响,进而导致恶性循坏。创伤中心执行主任蒙芝健带领团队进行紧急会诊,认为应该尽早开展清创和修复手术,以改善预后、促进后期的肢体功能重建与恢复。
经由创伤绿色通道紧急完善相关检查,创伤外科主任医师潘宣任担任主刀医师,为梅梅进行了急诊手术。术中清除创面内坏死的组织和血肿,将断离的部位进行复位、固定和缝合……历经三个多小时,手术完成。术后梅梅被转入创伤骨科手外科接受后续治疗。
▲左脚近乎被绞断(图1);伤口内里坏死,表皮发黑(图2)
急救及时,梅梅的脚暂时保住了。但由于局部创伤面积过大、深度过深,加之儿童身体娇弱、抵抗力和免疫力较低,左脚创面还是出现了深度坏死现象、内里有较多脓液。创伤骨科手外科二区副主任(主管全面工作)符毅带领团队,全面细致地研讨了孩子的病情:坏死部位有两处,一处位于足背、另一处位于足底。前者,可以通过植皮进行修补。而后者,考虑到足背属于足部负重区域,而孩子年龄尚小、日后还需进行大量的活动,为尽可能帮助孩子重建足部功能、减少对日常生活的影响,进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是更适宜的选择。
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术,通过游离身体相关部位的皮瓣(即具有血液供应的皮肤及其附着的皮下脂肪组织),并将其转移到深度缺损的创面部位,来达到覆盖缺损和修复创面的目的。由于皮瓣含有血管、脂肪等结构,一定程度上,具有促进愈合、减少感染和提高局部皮肤耐磨性等优势。该手术属于显微外科中较为前沿和精细的手术,对医生的解剖基础、专科能力等综合素养有着极高的要求。
完善相关准备,6月下旬,杨叶锋副主任医师为梅梅进行了植皮手术。待足背恢复得较好后,7月中旬,符毅副主任带领团队为孩子进行了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术。术中游离大腿处的皮瓣,移植到足底处,进行修复吻合……从下午1点到晚上10点,历经近10个小时的精细操作,手术成功完成。
经我院多学科技术团队接力救治,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抗凝、抗感染、防痉挛和换药等对症治疗,梅梅恢复情况良好,创面逐渐愈合,再无溃烂、坏死等不良情况出现。
温馨提示自暑假以来,我院包含创伤骨科手外科在内等多个科室,已经接诊了多起因为意外事故而导致受伤的患儿。梅梅的不幸遭遇,给各位家长敲响警钟,要加强对儿童的看护和安全警示教育;也要确保家庭环境的安全,含有锋利刀片等危险器具,一定要放在孩子无法接触到的地方。
暑假还剩半个多月,希望各位家长能以此为鉴,时刻绷紧安全弦,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一个平安愉快的假期。
来源: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
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