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西纪检监察网7月25日发布通报称,据梧州市纪委监委消息:岑溪市政协原党组书记、主席冯天德涉嫌严重违纪违法,目前正接受梧州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。冯天德,曾任广西岑溪市委常委、市委办公室主任,岑溪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、副市长等职,自2016年8月起任岑溪市政协党组书记、主席,2021年8月后任岑溪市政协一级调研员,2022年卸任退休。这个名字,曾频繁出现在岑溪市政协的工作报告里,出现在乡村振兴的调研现场,如今却与"违纪违法"紧紧绑定,让熟悉他的人唏嘘不已,冯天德从市委常委、宣传部长到副市长,再到政协主席,冯天德的仕途轨迹,本是一部"本土干部成长记"。在宣传部时,他或许为岑溪的牛娘戏、古典鸡等特色文化吆喝过;在副市长任上,他可能为某个工业园区的落地跑过部门、开过协调会;而坐在政协主席的位置上,他本应是各界声音的"传声筒",是民生诉求的"代言人"。有人说,他曾在调研乡村振兴时,蹲在田埂上和老农算过"种砂糖橘的收益账";也有人记得,他在政协提案办理座谈会上,拍着桌子要求相关部门"别把提案当废纸"政协主席的权力,不像政府部门那样直接审批项目、划拨资金,但它连接着党委政府与社会各界,能在政策制定、项目推进中发出关键声音。这种"影响力"若用得正,是推动民生改善的"助推器",若用歪了,就可能变成利益交换的"暗道"。就像岑溪的山溪,原本该滋润两岸田地,一旦被私欲的泥沙堵塞,就会变成淹没自己的浊流。岑溪的街头,已有百姓在议论这件事。有人说"真没想到",有人叹"可惜了那些提案"。他们不懂复杂的官场规则,只朴素地觉得:"拿着公家的钱,就得为公家办事,不然对不起这份差事。"冯天德的案例,像一面镜子照在基层政坛。它提醒着那些坐在"为民代言"岗位上的人:提案写得再漂亮,不如实实在在解决一个百姓的难题;会议上讲得再动听,不如守住一次权力面前的底线。权力这东西,就像岑溪特产的米粉,看着清白简单,一旦沾了"脏水",就再也回不到原来的纯粹了。随着调查深入,更多细节将会浮出水面。但无论如何,冯天德的故事已写下警示:在为民服务的路上,一步踏错,曾经的政绩与口碑,都可能变成日后的"对照记"。而岑溪这片土地,终将在清除尘埃后,继续期待着真正把"民生"刻进心里的担当者。来源:梧州市纪委监委、广西纪检监察网
展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