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二年前7月底的某个上午,一个山里的孩子,踏上了钦州的汽车。身上大大小小的行李袋,便是他所有的家当,而他背上的除了是重担,亦是家里人所有的希望。他是带着希望而来,带着理想而来,带着父亲的重托而来。
这个孩子便是我。
那时候的父亲,已是花甲之年,他在单位里退休后的第一个月,就要送我上钦州。虽然心有不舍,但表面上仍笑容灿烂,希望我去了钦州,好好工作,好好生活,最后立业成家。我的内心觉得此时的父亲,应该有太多的话跟我说,此刻却未能说出口,只是微微一笑,仿佛说:孩子,你长大了,去创造你的世界和未来吧!车开了,我怀揣着父亲拼凑来的1000元现金,看到父亲的背影越拉越长,如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照耀着我,我的眼眶湿润了,忍不住泪流满面。
来到钦州工作,我也如愿看到了大海。山里的孩子能看到大海,那是多么欣喜的事啊,何况我的父亲,60多岁了,也没见过大海的样子。于是,我写信告诉父亲,叫他来钦州看海,看海的颜色,听大海惊涛拍岸的声音,闻下海咸咸的腥味,还有傍晚时分,夕阳西下大海沉醉的画面。渔民出海归来,丰收的喜悦和天边的晚霞,都可以给我夜夜好梦。
那时候的父亲,还没钱买“大哥大”砖头大的电话,用原始的办法,写信,写上地址和我的名字,通过邮政局的叔叔交到我的手里。看到了父亲熟悉的字迹,一股暖流再次活跃了我全身的细胞,让我信心满满,未来可期。父亲说,他有时间一定来钦州看看海,看看我。
工作以后,我的工资不多,我也偶尔会给父亲买些礼物,有时半年,有时过年的时候回去看望他。父亲后来也有了自己的事情,帮乡里乡亲看病,救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亲戚,积极寻觅资料编写族谱等等,年愈花甲了,可是总感觉他热情似火,活脱脱一个老顽童。
直到我来钦州工作第三年的夏天,父亲才说来钦州看我。其实从老家来,也就是几小时的路程。于是,次日的中午,我终于再次见到了父亲,他还是老样子,灰白的头发,慈祥的面容,一身旧衣服和一双带着补胶的凉鞋。
吃了晚饭,我开始带父亲去看傍晚时分夕阳下的大海,父亲也如愿的看到了大海,他似乎一下子年轻了许多,仿佛变成了一个顽皮的孩子,变成了童年的我。我自豪,我骄傲,我长大了,父亲的沧桑成就了我的美好,父亲的汗水浇灌我茁壮成长。
父亲跟我一起在宿舍里住,他说怕影响我的工作,第三天,父亲提出要回老家了。我心里不是滋味,我还没能力买房,让父亲一起跟我挤宿舍,睡冰冷的铁架床,以后我出息了,我一定带父亲来住我新房,让他睡大床,醒来的时候,能看到大海,看大海和蓝天完美连成线。
依依不舍,我看着父亲背着行李袋,发动机轰鸣声远去了,我的泪水犹如暴风骤雨般涌来,已然不觉察自己还是有泪不轻弹的男孩子。
由于工作繁忙,父亲回老家后,我也只有过年的时候回去看望他,或者通过叔公家里的固定电话找他,约他来说说话。父亲也许怕我担心,从来报喜不报忧,而我却忽略了他的身体健康。
钦州回老家后的第二年夏天,下午14时许,突然接到叔公的电话,说我父亲急病发作倒地不起,急送医院后不治。犹如晴天霹雳,五雷轰顶,一下子懵了……
人的生命太脆弱了,上一秒还在蹦蹦跳跳,下一秒转身,情况就截然不同了。
大钦州抗疫已经二十来天了,一路走来坎坎坷坷,胜利来之不易,越过黎明前的黑暗,就能迎来明天的曙光。
请珍惜身边人,珍爱眼前人。
本帖最后由 千里木 于 2022-4-4 14:34 编辑
展开